夸克搜

夸克搜

周易相关古籍
电子书
《周易》又称《易经》,是传统经典之一,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,内容包括《经》和《传》两个部分。 《经》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,卦和爻各有说明(卦辞、爻辞),作为占卜之用。卦象即六十四卦所象征的事物及其现象,爻辞即解释每一卦的含义。《传》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,统称《十翼》,相传为孔子所撰。
阳宅真诀-古籍
电子书
此《阳宅真诀》由明代陈时旸著。其内容主要依据八宅周书,以坐山定吉凶方位。全书共四卷,包含:总论宅地、论平地阳宅、论山谷阳宅、太极图说、论八宅口气、论化气神机、论宫星五删制化诀、八宅卦气年限诀、起建新宅之诀 等条目。此为一鹿斋藏板,明天启四年刊本。
食物辑要-古籍
电子书
此《食物辑要》是明代穆世锡所辑的一部食疗著作。全书共八卷,分为:水、谷、菜、兽、禽、果、鱼、味八类,收载食物条目四百多条,每条下论其性味、良毒、功效、主治及宜忌等。书末附:饮食须知、同食相忌、孕妇忌食、服药忌食、月令摄养。此为明万历四十二年娄东穆氏原刊本。
《10本有关财务的精品书籍》
电子书
《10本有关财务的精品书籍》是一个涵盖了财务领域各个方面的重要读物的集合。这些书籍不仅适合财务专业人士阅读,也适合对财务知识感兴趣的非专业人士。
先秦古籍研究著作
电子书
【古代文学】先秦古籍研究著作,共计九百册。
古籍今注今译丛刊
电子书
《古籍今注今译丛刊》是一部集结了众多国学大师智慧的经典古籍注解与翻译丛书。这套丛书致力于将古代文献以现代语言进行解释和阐述,帮助广大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领略中华文化的精髓。
十本古人智慧书籍
电子书
包含了十本古人智慧书籍,它们分别代表了不同领域的古代智慧和文化精髓。包含十本古人智慧书籍,这些书籍都是中国古代的经典之作,涵盖了哲学、伦理、政治、军事、医学等多个领域,是中华文化的瑰宝。
《易经64卦384爻故事 古代名人用易启示》
电子书
《易经64卦384爻故事:古代名人用易启示》是一本由唐赤蓉编写,四川人民出版社于2011年1月1日出版的图书。该书以《易经》的64卦和384爻为基础,结合历史上的名人故事,深入浅出地解释了《易经》的原理和应用。
德国巴伐利亚图书馆藏汉籍古籍【125GB·728册】
电子书
涵盖了哲学、文学、艺术、医学等多个领域,时间跨度从古代到近代,具有极高的学术和文化价值。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化、历史、文学等领域的学者和爱好者来说,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资料库.
中医珍贵古籍善本全集2000本
电子书
汇集和呈现中医领域珍贵的古籍善本,共收录了2000多本中医古籍,这些古籍代表了中医学的丰富历史和深厚底蕴,对于研究和理解中医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涵盖了中医的各个领域,包括基础理论、诊断方法、治疗方法、药物学、方剂学、针灸推拿等。收录了许多珍贵的孤本和稀见本,这些古籍由于历史原因或传承中断而显得尤为珍贵。
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10本
电子书
收录了一系列珍贵的中医古籍抄本。这些抄本均为清代及以前时期的珍贵文献,内容涵盖中医理论、临床实践、药方秘方等多个方面,是中医文化的重要传承。精选的10本抄本,均为中医古籍中的珍品,每一本都有其独特的学术特点和价值。无论是对于中医爱好者、研究者还是从业者,这些抄本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。
梅花易数
电子书
《梅花易数》相关书籍合集汇总
《点燃孩子的学习动力》关于儿童学习兴趣的真相
电子书
本书主要围绕“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, 重新点燃孩子的学习兴趣” 这个话题, 从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角度, 提出了重建孩子的“学习动力脑”,即通过营造饥饿感、科学设计目标和计划、培养成长型思维、改变奖励方式、善用团体动力以及了解学习风格的方式, 为父母展示了孩子学习兴趣的真相, 同时提供了点燃孩子学习动力的方法。掌握了这些理念方法, 父母会发现让孩子爱上学习并不难! 提供PDF、azw3、mobi、epub格式。
摄影书籍大全
电子书
收录了丰富多样的摄影相关书籍,内容覆盖从摄影基础教程到专业摄影技巧,再到摄影历史与艺术鉴赏的广泛领域。无论您是初学者还是资深摄影爱好者,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读物。从构图、光影、色彩到人像、风光、静物摄影,再到后期处理与摄影器材选择,书籍内容详尽且实用。此外,还包含了摄影美学、摄影心理学等深层次探讨,让您更全面地理解摄影艺术的魅力。这些书籍不仅是学习摄影的宝贵资源,更是提升摄影水平的得力助手。
书籍-大汉帝国全史
电子书
本书是一部汉朝历史普及读物,一共5册,分别为:1、亡秦灭楚,2、文景与汉武,3、昭宣中兴与王莽篡汉,4、东汉开国与光武中兴,5、东汉与蜀汉。严谨详细地记叙了从刘邦出生到诸葛亮身死将近500年间的历史。 大汉帝国400多年间,产生了很多为家国之稳定统一鞠躬尽瘁的人物。其中,最后一个就是诸葛亮。在蜀汉将崩之时,诸葛亮却不愿苟安,即使重病缠身,仍然不愿撤军,最后病死在五丈原的前线。诸葛亮弥留之际,想的仍是以死设局拖住司马懿,怎能不让人感动?